• <object id="me8y6"></object>
  • <samp id="me8y6"></samp>
  • <bdo id="me8y6"><xmp id="me8y6">
  • 廣東成人教育在線
    您現在的位置: 首頁 - 備考 - 2021年成人高考專升本《政治》復習資料:??寂袛囝}(二)_成考網

    2021年成人高考專升本《政治》復習資料:??寂袛囝}(二)_成考網

    2022-08-26

    2021年成人高考專升本《政治》復習資料:??寂袛囝}(二)

    7、民主革命時期,中國共 產 黨黨員的絕大多數來自農民,因而它不是工人階級的先鋒隊。(錯誤)

    (1)民主革命時期,農民黨員占絕大多數,大量非無產階級思想侵入黨內,給黨保持工人階級先鋒隊性質帶來嚴峻挑戰。

    (2)決定黨的性質的主要是它的理論和綱領。中國共 產 黨的理論和綱領是馬克思主義的,代表了中國社會發展的正確方向;黨高度重視在思想上建黨,堅持用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和武裝全體黨員,不僅要求黨員在組織上入黨,而且要求黨員首先在思想上入黨,指導他們為實現黨的綱領和任務而奮斗,因而保持了黨的工人階級先鋒隊的性質。
     

    8、五四運動后中國革命是新式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屬于世界資產階級革命的一部分。(錯誤)

    第一次世界大戰和俄國十月革命的勝利,改變了整個世界歷史的方向,劃分了整個世界歷史的時代。在這個時代,任何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只要是反對帝國主義的革命,它就不再屬于世界資產階級民主主義革命的一部分,而是屬于世界無產階級社會主義革命的一部分。五四運動后的中國革命,雖然是資產階級民主革命,但不是以建立資本主義社會和資產階級專政的國家為目的的革命,而是新的由無產階級領導的,以建立新民主主義的社會和各個革命階級聯合專政的國家為目的的革命,并為社會主義的發展掃清道路。因此,五四運動后的中國革命是新式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屬于無產階級社會主義革命的一部分。
     

    9、實踐性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唯一特點。(錯誤)

    實踐性是馬克思主義哲學最顯著的特點,而不是唯一特點。馬克思主義哲學是以實踐為基礎的革命性和科學性相統一的無產階級哲學,它具有實踐性、階級性、科學性和革命性特點。

    (1)實踐性是馬克思主義哲學最顯著的特點。它以實踐為基礎,為無產階級革命和建設實踐服務,并在實踐中豐富和發展。實踐的觀點是馬克思主義最基本的觀點。

    (2)階級性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另一顯著特點。其他哲學都掩蓋自己的階級性,馬克思主義哲學則公然申明自己是為無產階級服務的哲學。

    (3) 馬克思主義哲學在實踐基礎上實現了科學性和革命性的統一。它的科學性是指它正確地揭示了自然、社會和思維發展的一般規律。它的革命性是指它把變革舊世界作為己任,它不崇拜任何東西,它在本質上是批判的、革命的。它是科學性和革命性的統一,科學性是革命性的必要前提和保證,革命性是科學性的必然結論和歸宿。
     

    10、中國共 產 黨領導的武裝斗爭就是農民革命戰爭。(錯誤)

    中國革命是共 產 黨領導的新民主主義革命,在本質上是農民革命,但它并不能說就是農民革命。

    (1)中國共 產 黨領導的武裝斗爭之所以實質上是農民革命戰爭,主要是由中國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性質和中國革命的長期性決定的。中國是一個政治經濟發展極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國家,這就決定了農民是中國社會的主要群眾,是反帝反封建的主力軍。廣大農民所在的農村,理所當然地成為中國革命走向勝利的主要戰略基地。

    (2)反革命的力量對農村的控制相對薄弱、中國地域的廣大及帝國主義之間、軍閥之間的矛盾斗爭,也為中國共 產 黨領導農民戰爭提供了可能。

    (3)中國共 產 黨要積蓄和鍛煉力量,并避免在力量不夠的時候和強大的敵人進行決定勝負的戰斗,那就必須領導農民,把落后的農村建成先進的根據地,借以在長期的戰斗中爭取中國革命的勝利。

    (4)事實上,人民軍隊的產生和發展是依靠農村,依靠農民,依靠根據地建設。中國的武裝斗爭正是同無產階級領導下的土地革命相結合,發動農民支持和參加革命戰爭,才形成人民戰爭取之不竭的力量源泉。
     

    11、物質即看得見、摸得著的實物。(錯誤)

    (1)這種觀點沒有正確理解哲學物質范疇與具體物質形態的關系。

    (2)物質是標志客觀實在性的哲學范疇。物質的唯一特性是它的客觀實在性,它概括各種具體物質形態的共同本質,是共性;各種看得見、摸得著的客觀實物是物質的具體表現形態,是個性。共性和個性既有聯系又有區別,不能簡單地等同。

    (3)物質的具體表現形態,既有能直觀地看得見、摸得著的客觀實物,也有不能直觀地、摸得著的客觀實物,如“場”、“社會關系”、“微觀粒子”等物質形態。顯然,把某種具體物質形態說成是物質的共同標志是片面的、不科學的。
     

    12、“三個有利于”標準意味著任何情況下都不必問姓“資”姓“社”,只要為我可用即可。(錯誤)

    (1)“三個有利于”標準是鄧小平提出的判斷改革開放中一切工作的得失、是非、成敗的三條根本標準。

    (2)鄧小平提出“三個有利于”標準具有明確的針對性:一是針對當時改革開放中存在的凡事都要先問一問姓“社”還是姓 “資”的“左”的思想,一是針對人們因思想受到舊框子的束縛而邁不開改革開放步子的狀況。提出“三個有利于”標準,就是要人們把那些既可以為“資”也可以為“社”服務的東西,不要錯誤地加以排斥。

    (3)鄧小平講“三個有利于”標準,有一個前提,這就是建設我們的社會主義國家。“三個有利于”標準,它本身是堅持社會主義的,而不是實用主義的。事實上,凡是符合“三個有利于”標準的,就是社會主義所要求的。

    文章轉載于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管理員刪除,謝謝!
    成考資訊 最新成考資訊
    報考指南
    備考秘笈
    熱門詞匯
    人工客服

    9:00-22:00專業老師,服務咨詢

    人人超人人超碰超国产-9999国产精品欧美久久久-亚洲精品无码鲁网中国电影-Av人人爽人人爽人人片Aⅴ
  • <object id="me8y6"></object>
  • <samp id="me8y6"></samp>
  • <bdo id="me8y6"><xmp id="me8y6">